2021年6月19日,陕西天成保安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与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社区党支部,共同组织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赴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学习“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奋斗精神”。共有28名同志参加。
天成党支部书记王应龙
南院门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娟
在路上、在大巴车里,南院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刘海艳组织张辉、高宏等多名党员,分享红色故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以表达对党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赞扬。南院门街道党建办科长孔庆文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她讲本次两个党支部开展外出参观红色教育学习活动,一是落实了区委组织部、南院门街道党工委《关于做好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二是外出参学准备充分;三是活动开展及时有效;四是流动分享会形式新颖。本人受益匪浅。
南院门街道党建办孔科长
南院门社区副主任高宏
南院门社区副书记刘海艳
天成党支部党员张辉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创建于1980年5月,原址在南郑县城关镇南大街,1990年迁往南湖湖心岛。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约一万多人次。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2006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于2011年3月25日向社会免费开放。是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和陕西省三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陕西唯一的纪念馆、也是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史研究教育基地、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和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纪念馆占地62亩,由主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纪念碑、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四部分组成,主展馆建筑面积5420平方米,展陈面积4200平方米,分为三大展区,其主要展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革命活动的部分实物和珍贵图片,汇集并保护了分散于各地的、濒临泯灭的革命历史文物,反映了川陕苏区革命活动的历史全貌。已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陕南红色旅游中心。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背靠大山,稻田环抱,革命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高耸云天,雄伟壮观,叫人仰望,我们在碑下合影,追思前辈,铭记历史。
接着,在领队的指导下,跟随讲解员进入展区,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也把我们带入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按照中央红军指示,于1932年12月上旬由河南碾转到达陕南,受到当地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到处呈现出军民情深的景象。途经漫川关→竹林关→杨家村→凤凰嘴→曹家坪→汤浴→子午→马召镇→老佛坪→黄柏原→小河口→上元观→钟家沟→两河口→苦草坝→通江,进入四川。
第一展区
红军队伍在转移中壮大,在发展中积蓄力量,在运动中不断夺取胜利,和平解放了汉中及周边县城,有力支持和配合了主力红军。
参观学习
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地区后,蒋介石急令杨虎城第十七路军与川军刘湘、田颂尧等部进行围攻。但蒋介石对地方势力极不放心,又派嫡系胡宗南部进驻陇南地区,从侧面监视杨虎城部。杨虎城将军洞悉蒋之阴谋,便不得不与红军寻求合作途径。
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表宣言,愿与“停止进攻红色区域、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武装人民”的任何武装部队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在这种大背景下,经过多次协商,红四方面军与杨虎城第十七路军最终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同意建立秘密交通线,史称“红色交通线”,认真听讲也为红军北上与主力部队汇合,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红色交通线”的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逐部扩大发展,各级苏维埃政府纷纷建立起来,随着政权建设的不断巩固,根据地开始发展经济,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宣传活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在一切领域向反动派势力发起了攻击。有力配合了地方党组织。
这一次次的讲解,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一幅幅血与火的照片,数次的战斗场景,叫人留恋,叫人思索,大家听后深知中国共产党革命不易,红军长征的艰辛。
出了展馆,我们来到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向烈士鞠躬行礼,寄托哀思。全体党员又面向英雄纪念碑举权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今日,不忘历史。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宣誓
通过参观学习,两个支部党员,交流了思想,畅谈了工作,增强了互信,提高了认识,凝聚了共识。大家表示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立足当前,继承传统,接续奋斗,干好本职,砥砺前行,以实际工作践行初心,以只争朝夕履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把学习党史和参观教育活动引向深入,转化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实际行动,做好公司与社区各项工作,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追寻足迹
用造型100 庆祝建党
纪念牌
天成党支部
2021年6月22日